第一讲 神的爱

第一讲 神的爱

神对人的爱可分为三个类型。普世的爱、拣选的爱、对信靠祂的人的爱。

一、普世的爱,也叫做普世恩典。神“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,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”(马太福音5:45)。也可以说,神对祂所创造的人类,有怜悯和物质供应。再扩展一点,神提供给世人的物质供应,是同样的。所以,好多“歹人”活得很滋润。

二、拣选的爱。在圣经中有很多描述神的拣选。

比如,神拣选以色列人作祂的选民。以色列是雅各(James)的后裔,雅各是以撒的儿子,以扫的弟弟。雅各在平常人的眼里,真不是什么好人。他以一碗红豆汤骗取长子的名分,以羊皮包手骗取父亲的祝福,以诡诈的方式骗取舅舅的产业(羊群)。就是这样一个人,他得到了神的拣选。在旷野里和神摔跤,瘸了腿,被改名为以色列,并成为以色列国的祖先。

以色列民也没有什么特别好。忘恩负义,一次次地背叛神。刚出埃及,几天没有肉吃,就怨声四起,甚至说不如受埃及人奴役(出埃及记16:2-3)。

由于对神的背叛,以色列国多次被他国击败,国家被分裂甚至亡国,国民被分居他国。

旧约中的好些士师(judge),也不咋地。比如那个参孙,有勇无谋,轻易地把自己力量来源的秘密告诉妓女,招致灭顶之灾。那个被神拣选的messenger约拿,神要他往东,他往西跑,直到被吞入鱼腹,才在鱼腹里求告神。

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说神不公平,其中包括一些弟兄姊妹。受造物有权抱怨吗?就像保罗在罗马书9:21里写的,“窰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,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?”又比如一个木匠在选哪块木料时,木料能说:“我比它更直,你应该用我”吗?也许木匠要用到木料正好要一点弯的呢?也许太直了反而难以承受压力?

三、神对信靠祂的人的爱。

“神爱世人,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給他们,叫一切信祂的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”(约翰福音3:16)这种爱,是舍己的爱,牺牲的爱。“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,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。为义人死,是少有的,为仁人死,或者有敢作的。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,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。”(罗马书5:6-8)这就是神的爱。

既然神爱世人,为什么不赦免所有人都罪?让大家都进天堂?因为神有公义。人因为始祖亚当犯了罪,“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从罪来的,于是死就临到众人,因为众人都犯了罪。”(罗5:12)这就是为什么神要差祂的独生子耶稣来到世上,并为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。没有耶稣的宝血,我们的罪不能对付,也就不能见神。

神是公义的神,祂对祂所爱的人,有管教、有磨难,有慈爱、有恩典。

我们来看一些圣经中的例子。比如旧约中的约瑟、摩西、约伯、大卫;新约中的彼得、保罗,施洗约翰、耶稣的门徒约翰,其他的门徒等。

“耶和华与约瑟同在。耶和华使他所作的尽都顺利。”(创世记39:23/3)约瑟也把他的苦难及卖到埃及当成是神的美意:“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,乃是神。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,作他全家的主,并埃及全地的宰相。”(创世记45:8)

摩西是面对面与神对话,并为神颁布律法的代言人。然而,神让他在旷野牧羊40年,最后不能进入迦南地。

神称赞约伯,“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,敬畏神,远离恶事。”但神居然允许撒旦攻击他,让他失去所有。

“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”(撒母耳记上13:14)。大卫受到神的管教,他和拔示巴所生的长子被击杀。并且“刀剑不离开大卫的家”(撒母耳记下12:10)。大卫数点百姓人数,受到神的惩罚。圣殿不得在大卫的手里建造,因为大卫流了多人的血(历代志22:7;28:3)。

彼得,是耶稣给他的名字,耶稣曾亲口对他说,“我还告诉你,你是彼得,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,阴间的权柄,不能胜过他。”(马太福音16:18),并让彼得“你喂养我的羊。”(约翰福音21:17)。可是,彼得三次不认主,最后为主殉道。

保罗是耶稣复活之后亲自呼召出来的使徒。保罗为福音的缘故,受尽了磨难,直到殉道。“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,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,免得我过於自高。为这事,我三次求过主,叫这刺离开我。祂对我说:“我的恩典夠你用的,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。”所以,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,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。我为基督的缘故,就以软弱,凌辱,急难,逼迫,困苦为可喜乐的;因我什么时候软弱,什么时候就刚強了。”(哥林多后书12:7-10)

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,都有磨难、有保护、有管教、有引导、有信任、有恩典。

四、关于无条件的爱。

在这里我想用一点时间来澄清一个我们经常用到术语:“无条件的爱”。
“无条件的爱”不是出自于圣经,而是出自于心理学家Eric Fromm。为什么没有圣经根据的“无条件的爱”流传如此之广?乃至于很多“资深”的基督徒都经常引用?

如果神的爱绝对是“无条件”的,那就等于说神是不分善恶的。祂会原谅任何人,任何事,十字架的救恩也是多此一举。耶和华“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,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
及子,直到三四代”(出埃及记34:7)。

神恨恶罪,罪人不能见神。这才需要耶稣来到世上,为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。这样,那些愿意(相信)被耶稣的宝血遮盖的人,可以称义。“神爱世人,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給他们,叫一切信祂的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”(约翰福音3:16)。这里的条件是,“信祂的”。约翰福音里接着写道:“信他的人,不被定罪;不信的人,罪已经定了。”(约3:18)“信子的人有永生;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,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。”(约3:36)

“无条件的爱”也不是完全的错误,只是在理解上要小心。“无条件的爱”在下面的理解上是可以的。1)神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,就爱我们;2)神爱我们,并不是因为我们完美了。有些人,也喜欢用“白白的救恩”。但是,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罪人,相信主耶稣的血是为我们的罪而流。

“无条件的爱”成为如此流行,一方面是基于如上的理解。但白白的救恩也不是无条件的。比如,我现在开一张$500的支票给你,就是给你。虽然我没有向你要回报,但也不是绝对无条件的,这个条件就是你相信这个支票是真的,有意愿接受我的钱,然后到银行去兑现。再比如,一个人到美国来,也许是偷渡过来,也许是探亲过来就黑了下来,要把身份合法化非常艰难。突然一天总统有大赦令,你的合法身份也就会“白白”的得来。但这也是有条件的,这个条件就是你相信这个大赦是真的,并且你愿意成为美国公民,然后要去申请。“无条件”说的是,一个人不配得(deserve),但不等于是完全的无条件,这个条件就是你有得到的意愿,然后主动去接受。

“无条件的爱”如此流行的另一方面是受世俗的“泛爱”影响。西方个人主义至上,尤其是近年来,把什么坏习性都归于基因。我行我素,只要索取,不想回报;只要权利,不讲责任(义务)。挂在嘴边的话是,“爱”就是给自由。既然爱我,就认同我,认同我的一切,不要把你的价值观强加给我。弟兄姊妹,如果你爱一个人,你不想她变得更好吗?你愿意看着他颓废吗?愿意让他去犯罪吗?

实际上,神的爱比“无条件的爱”要好上千倍万倍。祂要我们走成圣的道路,一点一点地学祂,成为完美,并最后和祂同享荣耀。

About 杨林

A Christian and a Freedom Fighter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读经偶得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