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ly Archives: September 2001

行车随笔

            (一) 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里程,而是行车的时间。人们很少说:“甲地到乙地是100英里或160公里”,我们更经常听见的是:“甲地到乙地大约一个半小时”。             (二) 衡量车速的快慢不是时速,而是与前后车辆的距离。如果前面的车离你很远,而后面有好几辆跟得很紧,你是开慢了。反之,如果后面没车,而前面的车离你很近,你大概是开快了。             (三) “难得看见美国人插队”这句话绝不适用于行车。             (四) 行车的速度如同生活的节奏,车速好比金钱。有些人悠然自得地行在慢车道上而不理会周围车流的速度,一路观赏美丽的风景;有些人只要可能就加快车速,使得一些后面的车辆也想跟上;更多的人是随车流而行:大家快我也快,大家慢我也慢。             (五) 行车的态度犹如处世的态度。有些人只要可能就插到别人前面,尽管被超者的车速并不慢;有些人用慢速开在快车道上,而全然不顾后面被堵的车辆。             (六) 从一个人行车的习惯可以看出他的性格。急躁的人喜欢开快车,行车谨慎的人在生活中多半也是谨慎的。             (七) 从行车的方式还可以推测一个人的品格。如果一个人在行车时常常注意给行人和车辆让道,他在生活中也应该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;也很难想象一个开车时横冲直撞的人会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。             (八) 一个地方的行车风貌能反映出那里的一般风貌。如果一个人的车开得不好时很少吃喇叭,要换道或拐弯时容易得到相让,那地方的居民普遍比较友善;一个行车没有秩序的地方,日常管理肯定也是混乱的。 2001年9月刊登于《枫华园》(FHY0109D)

Posted in 旧文重贴 | Tagged | 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