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ly Archives: October 2022

自由是个人尊严的保障,社会繁荣稳定的根基

著名的奥地利派经济学家默里·罗斯巴德(Murray Rothbard)写道:“我认为个人的自由不仅是一种伟大的道德善(或者,用阿克顿勋爵的话,是最高的政治善),而且是人类所珍视的所有其他善的开花的必要条件:道德美德、文明、艺术和科学、经济繁荣。然后,从自由生长出文明生活的荣耀躯干。” 然而,“自由”二字已经被严重滥用。无论什么政治派别,都把“自由”挂在嘴上。就一件事情的正反双方,都可以说成是为了“自由”。正如网上讽刺刊物《巴比伦蜜蜂》(Babylon Bee)就埃隆·马斯克(Elon Musk)买下推特的9.2%股权后写的:“推特员工担心埃隆·马斯克会将他们的言论自由平台变成允许言论自由的平台”。 最近,原《环球时报》总编胡锡进在推特上说,“埃隆·马斯克过于放任自己的个性,他太相信美国和西方的‘言论自由’了。他将受到教训。”(Elon Musk has released his personality too much, and he believes too much in the US and West’s “freedom of speech.” He will be taught a lesson.)这很具有讽刺意味。他能够“自由”地在推特上说话,普通百姓却看不到推特,如果试图翻墙的话,还会受到处罚。 自由,到底是什么? 一、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自由,在英文里有两个词,一个是Liberty,另一个是Freedom。前者是指一个人的生活方式、行为或政治观点不受权威的控制;后者指凭个人意愿说话、思考或行动,即语言或行动是思考的结果。Liberty是外在的;Freedom是自发的,或称自由意志。但是,这两个词的差别已经模糊,以赛亚·伯林(Isaiah Berlin)提出了消极(negative)与积极(positive)的概念,以对应于Liberty与Freedom。简单来说,如果一个人的行动不受他人的控制,他就享有消极自由。如果一个人积极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,就叫积极自由。简而言之,消极自由是免于被控制的自由,积极自由是去做什么的自由。 因为我的“能力不够”(inability)而达不成某个目标不能算作不自由:如果我因为跑不快而不能参加短跑队,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进不了心仪的大学,这都不属于强制的范畴。这种因为缺乏能力而不能达到某个目的,也适用于经济领域,比如我囊中羞涩而不能周游世界,或开不起豪车,甚至不能经常上餐馆,这不能归于不自由。 为了进入田径队,我加倍刻苦地训练;为了考上好的大学,我参加补习班,牺牲掉娱乐的时间;为了买得起我心仪的豪车,我做两份工,节省其它开支;……。这些属于积极自由的范畴。但是,一个人的积极自由不能妨碍他人的消极自由。比如,我为了进短跑队,发动舆论攻势说短跑队没有亚裔,不够diversity(多样性),以此迫使短跑队改变录用规则;或者为了进入心仪的大学而贿赂管招生的官员;为了开上豪车而去偷窃或偷车;这就侵犯了他人的消极自由。 哲学教授伊昂·斯科布尔(Aeon Skoble)关于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总结: … Continue reading

Posted in 随感杂谈 | 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