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Archives
- January 2023
- November 2022
- October 2022
- February 2022
- January 2022
- December 2021
- November 2021
- October 2021
- July 2021
- June 2021
- May 2021
- February 2021
- June 2015
- May 2014
- October 2013
- August 2013
- April 2013
- September 2012
- February 2012
- September 2011
- April 2011
- March 2011
- March 2010
- February 2010
- July 2009
- June 2009
- April 2009
- October 2008
- September 2008
- June 2008
- May 2008
- March 2008
- January 2008
- December 2007
- November 2007
- June 2007
- February 2006
- March 2004
- February 2004
- December 2003
- November 2001
- September 2001
- May 2001
- April 2001
- May 1996
- December 1995
-
Meta
Monthly Archives: June 2008
遗 祸
在刚过去的五月,亚洲连续发生了两大天灾,缅甸的飓风和四川的地震。在这两大自然灾害中,20多万人的生命消失了。这是天灾,更是人祸。 地震发生后最宝贵的几天,中共以运输不畅为由拒绝外援入境。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赤手空拳的军人在职业救援队面前相形见拙,从而不利于煽情的宣传,也许还有担心军事基地被暴露的因素。于是,多少生命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;多少学生丧生于倒塌的豆腐渣建筑中。 缅甸的军人政府在风灾发生之后,更是拒绝一切外援。缅甸是世界上最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,风灾过后,食物短缺。很多人的死亡是因为伤病无法治疗,以及营养不良。风灾发生五天后,缅甸军政府才迫于国际压力勉强同意紧急空运,但因为物资和救援人员不能一起进入,救援受到很大阻碍。 在政权和人民死难面前,独裁政府看重的是政权,人民的死难对专制统治者来说并不重要。 缅甸军人政权靠政变上台后的几十年里,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愚民政策。去年九月份对示威者的镇压,虽然不见得有中共直接的介入,受中共的影响却是毫无疑问的。一方面,从中共对镇压发表的暧昧的声明,和在联合国阻止安理会谴责缅甸当局,可以看出中共对缅甸政权的支持。另一方面,缅甸军政权也是看中共的脸色行事,比如缅甸晚中共两天为风灾中的死难者致哀(中共又是被秘鲁逼的)。 说到缅甸军政府和中共的关系,我就联想到一个大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。当年苏联共产化后,殃及了南面的中国与西边的东欧。(也有一些其它的变数,比如古巴。但卡斯特罗的残酷比起斯大林、毛泽东来,却算不了什么。)毛泽东输出革命,受害最大的当属南面的柬埔寨。如果中国是一个真正“以民为本”的国家,缅甸军政府还会肆无忌惮地镇压百姓吗?风灾发生后缅甸政府还会不顾百姓的死活拒绝外援吗?北朝鲜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? 十九年前,北京的学生,全国各地的学生,众多的百姓走上街头,要求中共惩治腐败,实现民主。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的发自民间的和平请愿,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民主自由的渴望与诉求。那些日子,人人都看到了希望,以至犯罪率出奇地低,几乎到了路不拾遗的境界。 然而,长安街上的坦克和枪声粉碎了国人的希望。刽子手们无耻地叫嚣,要“用20万人的生命,换取20年的稳定”;他们向贪官们宣告,我们掌握着国家机器,你们只要拥护我们,只管去贪、去抢、去杀人,机枪和坦克会为你们撑腰。 从此,官商毫无顾忌地勾结在一起,四处圈地,糟蹋民女,残害儿童。在他们的腰包鼓起来的同时,耕地丧失,河流湖泊被污染,天不再蓝。人们的贪欲无限膨胀,假文凭、假药、假酒、假牛奶,毒牙膏、毒玩具、毒食品肆虐全国、殃及全球。人们的良知在“一切向钱看”的鼓噪中逐渐失去,害人成为常规,救人视为愚蠢。豆腐渣工程和富丽堂皇的官府遍布全国各地。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凌晨,长安街上的坦克和机枪所杀害的不只是千百个学生和市民,它也杀害了汶川地震中的部分受害者,杀害了河南艾滋村的善良的献血者,杀害了那些喝了毒奶的婴孩。它使多少孩子沦为童奴,使多少妇女沦为娼妓,使多少百姓沦为黑砖窑的奴隶。那天清晨的枪声,甚至还杀害了缅甸风灾中的部分受害者,残害了北朝鲜的百姓,……它还在残害着亿万人的心灵,它还在继续制造假药假奶毒害百姓,它还会在将来的“自然灾害”中充当杀手。 那场屠杀遗祸无穷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原文刊登在 2008 华夏文摘增刊 zk0806a.
Posted in 随感杂谈, 旧文重贴
Leave a comment